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3
1
Modern Web

從0到1: 5個月轉職工程師大挑戰系列 第 3

Day 3: 如何找到第一份UX實習 - 美國轉領域求職分享

  • 分享至 

  • xImage
  •  

嗨,我是Roy,在美國就業市場載浮載沈的應屆畢業生。
今天先分享一下去年是怎麼找到UX design實習工作的


這篇文章想要分享一下去年找實習的過程跟心得,雖然我不是特別厲害,但希望可以記錄一下轉領域到 UX 的心路歷程。

兩年前,第一次踏入密西根校園。當時我對 HCI 只有一些很粗淺的認識,只參與過一個研究計畫中的焦點團體、訪談、同理心地圖,但對於什麼設計過程、使用者測試、要怎麼把研究成果轉成設計圖都不清楚,更別談做出精美的 High-fid prototype。

剛入學的時候曾想過走 data,但被 UX 背後的無限可能性給吸引:我想知道人們內心在想什麼,我想知道如何做出大家會需要、會喜歡又好用的東西,我想要把大學四年寫過的那些產品企劃案變成真實可以用的產品,於是乎我走上了 UX 的修煉之路。

一年前,2019年的暑假,碩一正式結束。這一年間,我學了正式的訪談方式,從如何撰寫訪談稿、如何記筆記、如何不問出 leading questions、如何花了18小時將逐字稿換成一張張的便利貼,將研究中的 insight,轉換成可以執行的設計 guideline,最後向客戶呈現研究成果與建議。第一次跟跨領域專業合作,在兩個月內提出提案,帶領 4 位 MBA 同學走過設計流程,畫出設計稿、設計資訊架構,並用 Android Studio 跟 Firebase 做出一個真的可以動的 app;也跟工程學院同學合作,第一次要將之前留下來的研究成果轉為設計,並學習前端 Framework,同時身兼設計師跟工程師。人生第一次被同學說,「你是設計專業,我希望你能多分享一些怎麼做,讓我們也可以學習」,即使我才剛開始學 UX 不到一年。

UX 求職三寶:履歷、作品集、人脈

在分享前先稍微提一下我的背景,我大學念台科大企管,大學實習經驗包括顧問公司營運助理、微軟行銷助理,打工做過電商相關的上架與經營、威秀影城,社團當過熱舞社文書。大學畢業後去了澳洲一年,做過許多農場、中餐館、工廠,最後在牧場做到小管理職,負責治療牛牛幫牛牛打針 XD。回台灣後,在台科做了健保相關案的研究助理。可以看得出來,我跟 UX 好像是完全沾不上邊的 XD

先說結論,我找實習的過程並不順利,從 2018 年底一路找到 2019年暑假開始一個月才拿到兩個 offer,拿到 offer 之後的一個禮拜就飛到波士頓開工。畢竟什麼都是從頭開始,履歷、專案經驗、作品集,這些都是要花心力、時間累積的。

1. 履歷:

我本來的履歷是偏向行銷、或是為了申請學校做了 information science 相關的版本,但過去工作經驗中,沒有真正純正的 UX 設計相關經驗。於是我能做的就是將以前的經歷跟 UX 沾上邊的都抽絲剝繭的一一找出來。再來是,利用在學期間大量累積的專案經驗放上履歷,尤其強調跟 client 合作的經驗,表示我們設計不只是自己開心隨便做的,而是真的有跟業界接軌,也證明自己就算不是 native speaker,溝通能力也沒有問題。再來是格式也要調整成「設計師有的樣子」,從本來陽春的 word 檔,變成簡潔乾淨的設計師履歷,雖然有些人說沒有關係,但其實問過很多意見還是有關係的。畢竟是第一個門面,如果履歷跟作品集 visually 不好看,很難讓人聯想到你是個厲害的設計師?

2. 專案:

因為沒有UX經驗,在學時間的專案累積就非常重要。在第一學期就要鎖定能夠累積 project 的課程,並且一邊做一邊要記得搜集素材,設計過的每個草稿、不同版本,測試過的 feedback 這些都盡量記下來。

如果有機會,個人的、團體的設計專案都試試看,不同的專案會看中你不同面向的能力。再來,跟其他專業領域合作的經驗也很重要,我們學校有很多跨學院的 program,報名之後如果入選,你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團隊裡面跟工程學院、商管、IOE、甚至藝術學院的同學合作,當然過程中不會很順利,因為你必須學會如何跟跨領域的團隊溝通,例如 UX 是什麼、為什麼 UX 重要、為什麼不斷的驗證設計、要怎麼樣快速修正等,這些能力都是實際工作時候會重要的軟實力。

我們學校提供非常多累積專案的機會,如果你是念密西根 HCI 的話,以下介紹幾個 Program:

  1.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program (MDP)
    這是跟 Engineering school 一起合作的一年 program,上下學期加起來 8 學分,分成業界組跟研究組。業界合作對象包括 Toyota、BOSCH、ProQuest、GM 等許多大咖公司。如果你想增加跟工程師合作的經驗,非常推薦此計畫。我參加的是研究組,設計改善學校開發的一個數據視覺化工具。

  2.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IPD)
    如果你想參與開發產品從無到有的經驗,IPD 是一個一學期6學分的 Program。身為 Information school 代表,你會跟 Art & Design, Business, Engineering 等學院的同學合作,組員據說是隨機分配的(刺激吧!)。你會花一學期的時間從市場研究、發想、設計、包裝到實作,最後在網路與實際 Trade show 賣最多的組別可以獲得開發獎學金!

  3. Alternative Spring/Fall Break (ASB/AFB)
    ASB 是一個志願性的活動,學校會跟幾個城市(底特律、芝加哥、DC等)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專案類型從設計、資料分析、圖書資訊等都有,學校也接受學生自己提案,不一定是他們提供的對象也可以,學校會提供交通補助。Fall break (3天)跟 Spring break (7天)都有,我是參加 spring break 的因為覺得 fall break 時間太短。
    2019 年的 ASB 我被分配到 Hellenic Museum of Michigan 的網頁設計專案,花了一週的時間,快速的跟博物館基金會的爺爺奶奶們討論網站內容,並用 Squarespace 架出一個好維護的版本。這個小型博物館與其說是博物館,不如說是希臘同鄉會,住在底特律希臘裔第三代的爺爺奶奶還帶我們去 Greek Town 吃道地希臘料理、用會員身份帶我們免費進 DIA,真是有意義又有趣的專案!

  4. Innovation in Action (IIA)
    IIA 是一個 Socially engage design 的競賽,沒有學分,時間從 Fall semester 到三月,可以自己組隊,也可以先報名再配對。主題大致與社會關懷相關,是創新類的競賽,如果對創業有興趣可以參加。過程中會有許多 workshops 教你設計與創業相關的方法與資源,甚至還會提供許多與業界投資人午餐的機會,你可以利用半年的時間一步步把你的想法轉換成可以賣的 pitch。我也有參加這個,跟當時想搞新創的 MBA 同學一起組隊,甚至一路到決賽報告,還因疫情而改成線上簡報,可惜最後沒有得獎,此 program 一樣有提供資金給獲獎團隊。

  5. Design clinic
    Design clinic 是資訊學院特有的無學分專案,通常porject為一學期,參與的同學可以跟業界的公司合作。我自己沒有參加所以不知道詳細內容,不過也是一個累計作品的機會。

  6. CHI Student Competition
    CHI 應該是 HCI 界無人不知的期刊研討會吧!之前每一年都會有 Student desgin competition,如果入決賽可以去研討會現場,讓人非常心動(誤),放在履歷或是作品集上也是很不錯的專案。
    但是!從 CHI 2020 開始,取消了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現在只剩下 Student Game Competition 跟 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於是乎,去年的我們就改作遊戲相關的設計,設計了一個協助戒電子煙的遊戲 Quipital,利用行為改變技術跟電子煙研究做了一個遊戲 prototype。雖然最後沒有入圍,但因為最後產出一篇paper要投稿,做的很扎實,又因為組員都是對健康有興趣的,所以這個題目也是非常的新穎有趣。如果能重來,希望我 2019 年就來得及參加呀~。

3. 作品集:

不要等到課程上完才開始做,一邊在做 project 就能一邊開始做作品集了!
身為設計小白的我,一開始也不知道怎麼著手,這邊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看優秀學長姐、前輩們的作品,尤其找出你想去的公司裡的 UX designer 的作品,學習他們的文字、排版、說故事的能力。這邊推薦幾個很好的作品集範例來源:

  1. Cofolios
    這個網站集合了在各大科技公司設計 intern 的作品集,可以看各位大牛們的作品來知道自己到底多廢 XD

  2. Bestfolios
    這網站不僅有許多優秀作品集,還有很多履歷、case study、文章等其他可以觀摩的作品!

  3. 校友作品集
    校友作品集有個好處,能夠看學長姐如何把同一堂課的內容寫成讓雇主青睞的文案與呈現方式,也是很適合參考的來源。

4. 人脈

應該不用再強調人脈在美國找工作多重要了吧?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人生很多重要的關鍵,都是透過泛泛之交達成的;有另外一個名詞叫「弱連結」:

社會學者葛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1974年發表的著名研究《求職》(Getting a Job),非常適合說明連結者的功能。葛氏從波士頓市郊的牛頓市挑出數百位專業及技術勞工, 仔細研究他們的求職經過。其中56%是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工作;葛蘭諾維特也發現,這些人脈大多屬於「泛泛之交」。利用個人關係找到工作的人,只有16.7%把這層個人關係視為「經常來往」的關係,求職者和介紹人並不算密友;55.6%的受訪者認為,雙方的關係只是「偶爾來往」; 認定雙方關係是「少有來往」的比率達到28%。因此,一般人不是靠朋友找到工作,靠的是一般的泛泛之交。
— 泛泛之交能介紹你工作?從「六度分隔理論」看「連結者」特質:《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選摘(2)-風傳媒

結碖是,如果你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留學生,多多認識班上同學、課上同學、室友、打工同事,對找工作會有幫助的!

大致分享了一些如果沒有經驗剛怎麼準備求職的前置動作
明天見


上一篇
Day 2: 自學的心態與課程資源
下一篇
Day 4: 費曼技巧與轉職學習計畫
系列文
從0到1: 5個月轉職工程師大挑戰7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